“三年倍增”的充电桩行业终局洗牌:从“野蛮生长”到“价值深耕”的技术转型之战,黑马会从何方杀出?

2025-10-18 20:36:06来源:今日热点网  

一、政策是什么?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政策明确:到 2027 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 2800 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 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 8000 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7628003e2b5fef48f794ee280b926596.png

(一)补强城市快速充电网络

建设快充为主、慢充为辅、大功率充电为有益补充的城市公共充电网络,实现城市各类停车场景全面覆盖。开展交流充电设施、服役 8 年以上老旧设施、800 伏以下电压台充电设施的更新改造。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重点推动大功率充电设施规划建设,适时打造具有示范作用的大功率充电应用城市和应用场景。到 2027 年底,全国城市新增 160 万个直流充电枪,其中包括 10 万个大功率充电枪。

(二)加快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更新改造

到 2027 年底,在高速公路 服务区(含停车区)新建改建 4 万个 60 千瓦以上“超快结合”充电枪,鼓励建设大功率充电设施。

(三)补齐农村充电设施建设短板

到 2027 年底,在尚未建设公共充电站的乡镇行政区至少新增 1.4 万个直流充电 枪,其他地区根据需求进一步扩大建设规模,实现农村地区公共充电设施全面覆盖。

(四)提高私人充电设施建设规模

新建居住区要按规定在固定车位全部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满足直接装 表接电要求。

(五)持续扩大车网互动试点范围

重点推动车网互动(V2G) 这一新模式,到 2027 年底,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范围有效扩大,新增双向充放电(V2G)设施超 5000 个,反向放电量超 2000 万千瓦时。

dfdf6fe1b697cba05e028eae606cd488.jpg

二、为什么提出?

1. 新能源汽车数量激增:截至2025年9月,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1734.8万个,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4千万辆。目前车桩比约为2.3:1,距离工信部提出的“2025年车桩比2:1、2030年车桩比1:1”的目标仍有差距。预计到2027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增长至8000万辆,亟需配套的充电设施提供服务支撑。

2. 充电设施亟待更新换代:市场现有充电站中,90%以上为800伏以下电压台,技术标准相对落后,无法满足新一代电动汽车的快充需求,设备更新需求迫切。

3. 大功率超充成为发展趋势:固态电池等技术即将全面铺开,续航直接干到1000-3000公里!比如比亚迪海豹EV,续航1875公里,支持12分钟快充80%!但需要900千瓦级的超充桩!而目前我国公共充电设施平均功率仅45.5千瓦,900KW超充桩覆盖率只有0.3%,几乎是空白!

4.推动车网互动(V2G)以平衡电网负荷:预计到2027年电动车将达8000万辆,2040年可能增至3亿辆。若以每辆车65度电估算,3亿辆电动车潜在的单日用电总量接近200亿度,相当于当前全国单日用电量。如此庞大且不规律的充电行为将对电网造成巨大冲击。因此,必须推动电动车从“电网负荷”向“调节资源”转变,通过车网互动技术实现电动车向电网反向送电,帮助平衡电力系统。

5. 补齐乡镇充电短板以促进消费:在农村地区先行铺设充电网络,可以有效解决新能源车用户“返乡充电难”的问题,消除购车顾虑,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在乡镇市场的普及。

341f8264f7bec9dddef232e22b3afd86.jpg

三、需要什么技术实现?

实现上述目标,主要依赖:高电压台、大功率超充技术与车网互动(V2G)技术

1dd14fc8ab2b6bdaf6a9b5c0fffa2f12.jpg

四、中科智充的技术契合度

中科智充作为被权威榜单评为“技术第一”的大功率超充领军企业,凭借一系列核心发明专利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一)前瞻布局高电压,率先满足更新改造需求

针对政策中“开展800伏以下电压台充电设施的更新改造”要求,中科智充全系列直流充电产品早在2023年就已全面采用1000V电压台,技术标准完全满足并超越了本次政策对设备更新的指引。

(二)大功率超充技术龙头全液冷超充+兆瓦级充电

针对政策中“大功率充电为有益补充”和“推动大功率充电设施规划建设”的导向

中科智充分体式液冷超充技术:行业首个《分体式液冷超充》发明专利,率先实现了分体式设计使功率分配更灵活,兼容性更强。全液冷散热技术有效解决了高功率充电过程中的散热瓶颈,保障设备在大功率输出下的稳定性和长寿命支持持续极速补能。

中科智充单枪兆瓦级功率分配技术:行业首个《大功率充电设备单枪兆瓦级功率分配技术》和《充电堆全功率调度技术》发明专利,中科智充率先实现了充电堆总功率在多个充电枪之间的智能、动态、按需分配。这意味着当单辆车充电时,可瞬间汇聚全站功率,实现“一秒充一度电”的极致体验,完美支持未来固态电池车型的900kW级超充需求。

中科智充兆瓦级大功率全液冷超充方案:行业率先提出2400kW兆瓦级大功率全液冷超充整体解决方案,让“充电5分钟,续航500公里”从口号照进现实,为高速公路、城市枢纽等场景提供了终极快充选择。

中科智充超充能效优化与降损技术:行业首个独家拥有《超充设备温控降损与能效优化技术》发明专利,中科智充大功率超充不仅能实现全局效率最优化,更能通过独家智能温控系统,将能量损耗降至最低,其桩体效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远超国家一级能效标准,为运营者大幅降低用电成本。

(三)车网互动(V2G)技术先行者电网协同

针对政策“持续扩大车网互动试点范围”的重点任务,中科智充是国内最早布局并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

中科智充V2G智能充电桩技术: 持有行业首个《V2G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发明专利,核心产品不仅能为车辆充电,更能实现车辆向电网反向送电(V2G),让每一辆电动车都成为电网的“移动储能单元”。

中科智充资源预测与调控技术: 行业唯一《分布式车网充放电服务的互动资源精准预测调控技术》发明专利,中科智充解决了海量电动汽车充放电行为难以预测和统一调度的核心瓶颈,能够精准预测并智能调控分布式储能资源,帮助电网“削峰填谷”,参与电网调峰,电站运营商可获取补贴及调度收益。

)全场景解决方案,精准补齐城乡短板

针对“补齐农村充电设施建设短板”及各类应用场景的需求,中科智充已具备成熟的落地能力:

公司自2024年起便深度参与国家充电设施补短板项目,目前其解决方案已在四川、河北、新疆等多个省份的乡镇地区成功落地。

基于对不同场景的深刻理解,中科智充为乡镇、城区、高速公路、矿山、港口、公交场站等提供了定制化、高性价比的充电设施方案,确保“建得起、用得好、可持续”,以实际行动支撑国家实现公共充电设施“全面覆盖”的目标。

中科智充全栈发明专利的技术储备与政策导向高度契合。2025年6月13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25〕632号)中,明确要求加强技术升级、推广分体式设备及大功率优先分配策略,并开展单枪兆瓦级充电技术研究与应用,这与中科智充的技术路线完全一致。

此外,随着新国标对充电桩能效提出硬性要求(一级能效门槛为96.5%),中科智充充电桩效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显著超越最高标准。

综上所述,中科智充的行业优势日益凸显,其作为技术头部企业和大功率超充龙头企业的地位与实力,与“三年倍增”行动方案的技术需求完美契合。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

相关阅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