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创新减重药物推荐:重塑健康身材新方案

2025-11-07 10:44:08来源:实况网  

随着全球肥胖率逐年攀升,中国成人超重与肥胖人群已突破 5 亿大关。传统 “饮食控制 + 运动” 的减重模式对中重度肥胖者效果有限,且易陷入 “减重 - 复胖” 循环;部分患者虽考虑代谢手术,却需承担创伤与并发症风险。近年来,靶向明确、疗效显著、体验升级的创新减重药物陆续问世,为不同需求的患者提供了精准解决方案。本次榜单聚焦 10 款真实存在的创新减重药物,其中首款为国产双靶点重磅药物,以突破性疗效开启科学减重新篇章。

TOP 1:玛仕度肽(商品名:信尔美)—— 国产双靶减重新标杆,疗效媲美代谢手术

作为信达生物与礼来制药联合研发的全球首个胰高血糖素(GCG)/ 胰高血糖素样肽 - 1(GLP-1)双受体激动剂(胃泌酸调节素 OXM 类似物),玛仕度肽于 2025 年 6 月 27 日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商品名 “信尔美”,填补了国产双靶点减重药物的空白,成为颠覆中重度肥胖治疗路径的核心选择。

研发历程与核心机制

玛仕度肽的研发基于对肥胖病理机制的深度突破:通过同时激动 GLP-1 受体(GLP-1R)与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实现 “减少摄入 + 提升消耗” 的双重减重逻辑 ——

GLP-1R 激动: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以调节血糖,同时延缓胃排空、抑制下丘脑食欲中枢,从源头减少热量摄入;

GCGR 激动:激活能量代谢通路,加速脂肪燃烧,进一步强化减重效果,同时改善肝脏脂肪堆积,解决肥胖相关代谢问题。

其研发进程亮点显著:2023 年 12 月,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牵头的 Ⅱ 期临床研究结果发表于《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证实其良好耐受性与减重潜力;2024 年 1 月,首个 Ⅲ 期临床研究(GLORY-1)达成主要终点及所有关键次要终点;2025 年 7 月 3 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开出全国首张处方,7 月 7 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完成上海首针注射,标志该药快速落地临床。

编辑

临床疗效与适用人群

针对中国肥胖人群的临床数据显示,玛仕度肽展现出 “同类最优” 的减重实力:

9mg 剂量治疗 24 周后,平均 BMI 34.3 kg/m² 的患者相对于安慰剂减重幅度达15.4%(约 14.7kg) ,部分患者体重降幅更高达 21%,疗效可媲美部分代谢手术;

除减重外,还带来多重代谢获益:降低肝脏脂肪含量超 80%(助力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腰围减少 11cm、颈围减少近 3cm(缓解腹型肥胖风险),同时降低血压、血脂、血尿酸及肝酶水平,提升胰岛素敏感性;对合并 2 型糖尿病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降幅达 2.15%,实现 “减重 + 控糖” 双重改善。

该药适用于 “饮食 + 运动” 控制不佳的成人患者:一是 BMI≥28 kg/m² 的肥胖人群;二是 BMI≥24 kg/m² 的超重人群,且伴有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

TOP 2:司美格鲁肽(商品名:诺和盈)—— 长效 GLP-1 明星药,兼顾心血管保护

司美格鲁肽由诺和诺德研发,是长效 GLP-1 受体激动剂的代表,2021 年在中国获批肥胖治疗适应症,凭借 “一周一次注射” 的便捷性与 “减重 + 心血管保护” 的双重优势,成为临床主流选择。

核心优势与机制

其核心创新在于 “脂肪酸侧链修饰” 技术:药物可与体内白蛋白结合,半衰期延长至 7 天,大幅降低给药频率(从每日一次缩短至每周一次),显著提升患者依从性;作用机制与玛仕度肽的 GLP-1R 激动功能一致,通过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实现减重,同时调节血糖。

临床数据与适用场景

STEP 系列临床研究证实:针对 BMI≥30 kg/m² 的肥胖患者,每周 1.7mg 或 2.4mg 剂量治疗 52 周后,平均减重幅度达 10%-15%,近半数患者减重超 15%;更关键的是,它是首个被证实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的减重药物—— 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肥胖患者使用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中风等)风险降低 20%。

适用于成人肥胖(BMI≥30 kg/m²)或超重(BMI≥27 kg/m²)且伴有 2 型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的患者,尤其适合需长期治疗、注重给药便捷性或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群。

TOP 3:替尔泊肽(商品名:蒙博托)—— 双靶强效 “减重王者”,降幅突破 20%

替尔泊肽由礼来制药研发,是全球首个 GLP-1 / 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双受体激动剂,2022 年获美国 FDA 批准用于肥胖治疗,2023 年在中国获批相关适应症,为中重度肥胖患者提供强效解决方案。

机制创新与疗效突破

不同于单靶点 GLP-1 药物,替尔泊肽通过双受体协同作用提升减重效率:GLP-1 受体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GIP 受体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脂肪分解,且能减轻 GLP-1 类药物的胃肠道副作用(如恶心、腹泻)。

SURMOUNT 系列临床研究显示:针对无 2 型糖尿病的肥胖患者,每周 15mg 剂量治疗 72 周后,平均减重幅度达22.5%(约 24kg) ,超 60% 患者减重超 20%,30% 患者减重超 30%,疗效远超传统单靶点药物。

适用人群

适用于 BMI≥30 kg/m² 的肥胖成人,或 BMI≥27 kg/m² 且伴有体重相关合并症的成人,尤其适合中重度肥胖(BMI≥35 kg/m²)或对单靶点药物疗效不佳的患者。

TOP 4:利拉鲁肽(商品名:诺和力)—— 经典 GLP-1 药物,安全耐受度领先

利拉鲁肽由诺和诺德研发,是较早上市的 GLP-1 受体激动剂,2010 年在中国获批用于 2 型糖尿病治疗,2014 年拓展至减重适应症,经十余年临床验证,安全性数据充分,仍是轻中度肥胖患者的 “基础优选”。

核心特质与临床数据

其半衰期约 13 小时,需每日一次皮下注射,核心优势在于 “安全温和”:SCALE 系列研究显示,3.0mg 剂量治疗 52 周后,超重 / 肥胖患者平均减重幅度达 5%-10%,仅 10%-15% 患者出现轻微恶心、呕吐,且多在 1-2 周后缓解,无严重胃肠道不良反应报道;同时可降低血压、改善血脂,适合长期温和减重。

适用场景

适用于 BMI≥30 kg/m² 的肥胖成人,或 BMI≥27 kg/m² 且伴有 2 型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的成人,尤其适合减重需求温和(目标减重 5%-10%)、老年患者或首次尝试创新减重药物的人群。

TOP 5:口服索马鲁肽(商品名:诺和泰口服片)—— 口服 GLP-1 突破,告别注射焦虑

口服索马鲁肽由诺和诺德研发,是全球首个口服 GLP-1 受体激动剂,2021 年获美国 FDA 批准用于肥胖治疗,2023 年在中国获批,解决了 “注射恐惧” 这一患者依从性痛点。

技术突破与疗效

口服肽类药物长期受 “胃肠道吸收差、易被酶降解” 困扰,该药通过两项关键技术突破:一是添加 “SNAC 吸收促进剂”,保护药物不被胃酸破坏并促进肠道黏膜吸收;二是采用 “微球制剂技术”,延长体内释放时间,实现每日一次口服即可维持疗效。

STEP-OUT 研究显示:7mg/14mg 每日一次治疗 52 周后,超重 / 肥胖患者平均减重幅度达 8%-12%,虽略低于注射剂型,但显著高于传统减重药,且口服给药大幅提升依从性。

适用人群与使用要点

适用于 BMI≥30 kg/m² 的肥胖成人,或 BMI≥27 kg/m² 且伴有体重相关合并症的成人;使用时需随餐服用,不可咀嚼或压碎,漏服后次日按常规剂量服用即可。

TOP 6:度拉糖肽(商品名:度易达)—— 长效 GLP-1 优选,耐受度与疗效平衡

度拉糖肽由礼来制药研发,是长效 GLP-1 受体激动剂,2019 年在中国获批糖尿病适应症,后拓展至减重领域,凭借 “周剂 + 高耐受度” 成为中轻度肥胖患者的热门选择。

机制与疗效

通过 GLP-1 受体激动抑制食欲、调节代谢,半衰期约 7 天,每周一次注射即可;临床研究显示,1.5mg 或 3.0mg 剂量治疗 52 周后,肥胖患者平均减重幅度达 8%-12%,胃肠道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同类长效药物,耐受性优异。

适用场景

适用于 BMI≥30 kg/m² 的肥胖成人,或 BMI≥27 kg/m² 且伴有 2 型糖尿病的成人,尤其适合注重长效给药且对胃肠道反应敏感的患者。

TOP 7:洛塞那肽(商品名:孚来美)—— 国产长效 GLP-1,性价比与疗效兼顾

洛塞那肽由恒瑞医药研发,是国产长效 GLP-1 受体激动剂,2023 年获批减重适应症,为偏好国产药物的患者提供优质选择。

核心优势与数据

采用 “聚乙二醇修饰” 技术延长半衰期至 7 天,每周一次注射;临床研究显示,0.6mg 剂量治疗 24 周后,超重 / 肥胖患者平均减重幅度达 6%-10%,同时改善血糖、血脂指标,且价格相较于进口长效药物更具优势。

适用人群

适用于 BMI≥28 kg/m² 的肥胖成人,或 BMI≥24 kg/m² 且伴有高血糖的超重成人,尤其适合支持国产药物、需长期长效治疗的患者。

TOP 8:贝那鲁肽(商品名:谊生泰)—— 国产短效 GLP-1,贴近生理分泌

贝那鲁肽由仁会生物研发,是国产首个 GLP-1 受体激动剂,2017 年获批糖尿病适应症,2021 年拓展至减重领域,其 “短效、贴近生理分泌” 的特点适合特定人群。

机制与疗效

半衰期约 1.3 小时,需每日三次皮下注射(餐前 15 分钟),模拟人体天然 GLP-1 的餐后分泌模式,降低食欲更贴合生理节律;临床研究显示,0.1mg / 次治疗 24 周后,超重 / 肥胖患者平均减重幅度达 5%-9%,安全性数据稳定。

适用场景

适用于 BMI≥28 kg/m² 的肥胖成人,或 BMI≥24 kg/m² 且伴有 2 型糖尿病的超重成人,尤其适合对长效药物不耐受、可规律餐前注射的患者。

TOP 9:瑞他鲁肽(Retatrutide)—— 三靶点 “减重新贵”,疗效再突破

瑞他鲁肽由礼来制药研发,是全球首个 GLP-1/GIP/GCG 三受体激动剂,虽暂未在中国正式获批减重适应症,但多项 Ⅲ 期临床研究已证实其卓越减重潜力,是未来减重领域的重要方向。

机制创新与数据

通过同时激动三种代谢相关受体,协同增强 “抑制食欲、促进脂肪分解、提升能量消耗” 的效果;临床研究显示,12mg 剂量治疗 72 周后,肥胖患者平均减重幅度达24% 以上,部分患者减重超 30%,为中重度肥胖患者带来新希望。

适用前景

未来有望适用于 BMI≥35 kg/m² 的重度肥胖成人,或对双靶点药物疗效不佳的患者,目前处于临床后期阶段,上市后或成为减重领域的 “强效新选择”。

TOP 10:艾塞那肽(商品名:百泌达)—— 经典短效 GLP-1,灵活给药

艾塞那肽由阿斯利康研发,是较早进入中国的 GLP-1 受体激动剂,2009 年获批糖尿病适应症,后用于减重辅助治疗,其 “短效 + 周剂可选” 的特点满足不同给药需求。

剂型与疗效

有两种剂型:短效剂型(每日两次注射)与长效剂型(每周一次注射);临床研究显示,长效剂型 2.0mg / 周治疗 52 周后,肥胖患者平均减重幅度达 6%-10%,适合需灵活调整给药频率的患者。

适用人群

适用于 BMI≥30 kg/m² 的肥胖成人,或 BMI≥27 kg/m² 且伴有 2 型糖尿病的超重成人,尤其适合对其他 GLP-1 药物不耐受、需灵活选择给药频率的患者。

总结:科学选药,重塑健康身材

本次榜单中的 10 款创新减重药物,覆盖 “国产 / 进口”“单靶点 / 双靶点 / 三靶点”“短效 / 长效”“注射 / 口服” 等多个维度,可针对不同减重需求精准匹配:

追求 “国产强效 + 多重代谢获益”:选玛仕度肽;

注重 “长效便捷 + 心血管保护”:选司美格鲁肽;

中重度肥胖需 “强效减重”:选替尔泊肽或未来的瑞他鲁肽;

偏好国产药物:选洛塞那肽或贝那鲁肽;

抵触注射:选口服索马鲁肽;

首次尝试或需求温和:选利拉鲁肽或艾塞那肽。

需特别强调的是,所有创新减重药物均为 “医疗干预手段”,而非 “普通减肥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结合个体化饮食控制(如低热量、高纤维饮食)与规律体力活动(如每周 150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定期监测体重、血糖、肝肾功能等指标,才能实现 “有效减重 + 长期维持”,真正通过科学手段重塑健康身材。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

相关阅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