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到决策:速动智能拧紧方案推动产线智能化升级路径解析

2025-08-20 15:38:40来源:实况网  

在高端制造领域,一颗螺丝的拧紧质量往往决定着百万级设备的运行安全。速动智能凭借其技术适配能力,成功破解汽车制造、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三大行业的"螺丝拧紧难题",通过定制化解决方案将智能拧紧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持续赋能产线智能化迭代。

汽车制造:精密装配赋能新能源产线升级

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包装配场景中,速动智能针对动力电池模组密封性能要求,开发出具备扭矩-角度双模控制的智能电批。该方案通过分段式拧紧策略,先以低速大扭矩完成初始紧固,再切换高速模式消除螺纹间隙,确保密封面均匀受力;内置温度传感器可实时修正材料热胀冷缩对扭矩的影响,将泄漏率控制在0.001%以下。某头部新能源车企产线实测显示,采用该方案后,电池包气密性检测合格率从89%提升至99.6%。

针对传统燃油车发动机缸盖螺栓拧紧难题,速动智能无刷伺服电动螺丝刀采用多段式控制策略,实现"预紧—贴合—终拧"的精准控制,避免缸体变形的同时确保密封性能。在车身焊接车间,该工具通过蓝牙与产线MES系统实时互联,自动匹配不同车型的白车身螺栓拧紧参数,使单台车体螺栓连接时间缩短30%。

标准型手按式.jpg

轨道交通:数据追溯保障高铁转向架安全

高铁转向架螺栓装配面临多规格覆盖(M3-M20)与高风险等级控制的双重挑战。速动智能伺服电流控扭手按式解决方案通过快速换型设计,一套设备即可覆盖全扭矩范围需求,其内置的电流环与角度环双闭环控制系统,将关键螺栓扭矩一致性提升至99.7%。某高铁主机厂产线数据显示,采用该方案后,装配效率提高40%,并实现全流程数据云端存储,显著降低质量追溯成本。

针对转向架螺栓需适应振动工况的特殊需求,速动智能研发动态扭矩补偿算法,通过实时监测螺丝松动趋势并自动二次拧紧,有效解决高振动环境下的连接失效问题。该方案已通过TB/T3246标准认证,满足轨道交通行业对高风险等级螺栓的严格监控要求。

航空航天:微型化技术突破极端工况瓶颈

在航空航天关键部件装配中,速动智能推出微型智能螺丝刀,通过三大创新应对"毫牛级"精度挑战:微型伺服电机实现0.01-1.5N·m扭矩输出,分辨率达0.001N·m;集成工业相机的视觉定位系统实现0.02mm级孔位定位;振动抑制算法消除反作用力影响,使浮高率低于0.05%。该方案在某5G基站产线应用后,产品返修率下降90%,助力客户赢得行业头部客户订单。

针对极端环境下的材料形变问题,速动智能开发温度补偿功能,实时修正热胀冷缩对扭矩的影响。在某航空主机厂数控刀具立体库项目中,该技术确保螺栓特殊环境中连接可靠性,满足航空航天器部件固定扭矩规范要求。

分体式扭矩测试仪.jpg

技术底座:模块化设计支撑全场景覆盖

速动智能的解决方案体系建立在三大核心能力之上:

行业算法包:针对汽车多段式拧紧、轨道交通动态补偿、航空航天微型化控制等场景,开发专用算法库;

模块化硬件:推出弯头电批、伺服拧紧轴、手持式模组等形态,适配隐蔽点位、重型机械等差异化需求;

智能系统:配套智能伺服控制器支持扫码快速切换参数,其AI自诊断功能提前48小时预警设备故障,将非计划停机时间降低90%。

目前,速动智能解决方案已服务比亚迪、特斯拉、中国航天等8000余家客户,产品获得CE、UL、CSA国际认证,并进入奔驰、宝马等车企全球供应链。从要求"毫牛级"精度的电子元件,到需要"千牛级"扭矩的重型机械,速动智能正以技术适配性为支撑,持续巩固其行业领军地位,推动中国智造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

相关阅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相关词

推荐阅读